时间:2023-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黄湾镇尖山社区位于海宁市最东南,辖区范围9平方公里,有15个小区,目前划分15个网格,微网格72个,实有人口1.7万余人,户籍人口人,外来流动人口1.2万余人,两新搬迁居民4千余人,因毗邻尖山工业园区,大量新居民涌入尖山社区,在给社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压力。

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尖山社区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新时代“党建统领、网格智治”,通过社区牵头、多方参与的民主协商工作机制,探索了一条新居民“以新联新、以新带新、以新管新”的党建统领下的新居民集聚区社会治理新路径。

拓宽“新”思路

提升“智治”力

尖山社区作为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在基层治理探索中,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积极构建三方联动的居民小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三方联动发展治理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事、民议、民决”。

尖山社区滨江嘉苑公寓房是一个人口总量大、新居民占比高、以拆迁安置居民为主的小区,人口居住密集,人员流动性大,如何有效管控,成了尖山社区在疫情防控之下的一个大难题。居民多次提出,希望小区可以进行智慧化改造升级,在充分听取社情民意后,社区牵头组织协商,居民代表、物业代表、业委会代表、社区代表利用晚上时间通过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红色”智能化门禁系统,智慧平安社区的建设为居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借此契机,也扭转了居民与物业矛盾较多、对社区事务关心较少的局面,搭建起了“民主议事协商”平台,成立由社区“两委”成员、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等组成的智囊团。制定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且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小区议事协商公约》,让居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主动沟通有无、增进邻里感情、化解各类矛盾,在居民中营造“想议事”“能议事”的浓厚自治氛围,以“大合唱”方式奏响基层治理“新乐章”。

畅通“新”协商

共享“众筹”力

垃圾箱是日常生活的必备设施,居民需要但又不想让它放得离自家近,甚至有居民发动邻居一起来反对,面对种种困难,社区把垃圾箱怎么建、建哪里放权给居民,带领居民骨干以及离垃圾箱近、意见大的居民到上海、平湖等地参观,用事实说话,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尖山社区建起了海宁首个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箱,在此基础上,还率先完成了封闭式小区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全覆盖,尖山社区成为全市唯一获评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

与此同时,原有垃圾桶点位如何规划也提上议程,社区党支部召集业委会、小区党员骨干、微网格长、物业共谋共商共议原有点位的后续规划问题。是复绿还是改造?大家提出小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休息场所较少,建议放置休闲椅。经过商议,决定采用爱心众筹的方式进行前期的资金募集,一方面减轻资金筹集压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滨江嘉苑小区,四方联盟单位捐赠1.8万元,多户小区居民自发众筹5余元,支持爱心椅建设。一把爱心椅,成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搭建“新”平台

激发“自治”力

尖山社区新民苑小区,有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居民在这里扎根。邻里中心阵地建起来了,如何让新居民融入社区、参与活动、管理阵地,成了新问题。

尖山社区不断创新社区协商治理方式,牢牢把握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碎片化”服务时效,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上,拓展社区服务平台,以此来提升城乡社区党建服务整体水平,促进新居民的融入感和“主人翁”意识。在小区“家友站”邻里中心,由小区党支部主导,社区党支部指导,多次座谈、协商、创新形成了以“每时公益”“每日志愿”“每周兴趣”“每月交流”“每季教育”“每年兑换”的“六每”活动,促进了邻里中心的服务运行,新居民主动参与邻里中心的值班、活动,提升新居民的自治互治能力。

“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方式,正在持续激发尖山社区的内生动力,打开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居住得更安心、放心、舒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原标题:《嘉兴海宁:探索社区“四治融合+协商治理”新模式》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